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

Nature子刊:大脑如何感知“恐惧”

发布时间:2017-02-22 16:53     文章来源:微信 Medical Research     作者:gaoqi

        最近,来自UC, Irvine的研究者在人类大脑中发现一种关键的神经回路。这个回路能够阐明大脑产生恐惧感和焦虑的过程。这项发现能够为后续研究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

        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容易记住恐怖的场景,因为储存这些信息更有利于人类生存,以防日后再次发生。但是,大脑过度解读恐惧,会导致焦虑和其他心理疾病。了解人类大脑如何处理恐怖信息、产生恐惧感的机制,现今已经成为一个严肃而紧迫的研究方向。可惜的是,直到当下,人类仅仅绘制了啮齿类动物产生恐惧感的脑回路。惊喜的是,最近的《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题为“Amygdala-hippocampaldynamics during sali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一文,很好地解释了恐惧感这一情绪是如何在人类大脑中产生的。
        研究人员招募了9名志愿者,通过向杏仁核和海马体中插入电极,来记录他们的神经电流活动。在观看恐怖电影的场景下,9名志愿者的大脑都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反应,并产生了恐惧感。具体来说,这些插向杏仁核和海马体的电极,精确地捕捉到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很好地说明了人类大脑是如何感知恐怖、产生恐惧感的。
        在这个过程中,杏仁核中神经元发出的电信号比海马体的早120ms。首先,能够精确检测这个变化差值本身就是项创举。其次,研究发现,杏仁核和海马体间的交互区域受控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电影情节的起伏。只有当观看恐怖场景时,核桃仁才会通过交互区域向海马体发射矢量电信号。文章还表明,基于前人对普通动物大脑和本篇中对人类大脑的实验结果,已经可以明确对恐惧产生感知作用的是杏仁核,而海马体则主导恐惧记忆的储存功能。

        过去,大多数类似的研究关注的是大脑每个独立区域的单个功能研究。而这篇文章,人们将人类的核桃仁和海马体作为一个整体,观察其在处理外界信息时,引起的情绪变化,并且进一步首次从细胞水平上阐述了这种变化背后的机制。
        人类尝试揭示并开始了解大脑产生恐惧感的机制,对于研发新型个性化的精神类药物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当下的同类药物的确能够有效治疗并控制由恐惧引起的焦虑等负面情绪,但是药物作用的大脑区域过大,容易引起未知的副作用。

本期服务顾问

咨询在线QQ

服务热线

400-611-2850


服务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扫微信咨询我们